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賀佳雯 北京報道
2025年9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白露)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介紹:從今天開始,也就是9月8號開始,育兒補貼的申領正式全面開放,可通過支付寶、微信和各省份政務服務平臺線上申領,也可到嬰幼兒戶籍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現場申領。
每年9月為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9月21日為阿爾茨海默病日,2025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的活動主題是“早防早治,守護認知”。對此,南方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有一部分上年紀的人,很擔心自己是老年癡呆。請問,怎么區分是正常老年健忘,還是阿爾茲海默病的早期信號?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主任醫師唐毅回應,很多老年朋友隨著年齡的增加,就會覺得自己的記憶力不如以前,容易忘事兒,這可能是年齡增長所導致的良性健忘,也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老年人的良性健忘主要表現為忘細節、記大事,比如說他會忘記要買的菜名,但是記得買菜這件事,家里人提醒他之后能夠想起來,一般發生的頻率不高,每周一到兩次,對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沒有影響。而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遺忘往往更加嚴重,比如剛說過的話就忘,一天之內重復問同一個問題,家里人提醒之后也想不起來,這個時候就要提高警惕。
同時,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還有很多其他表現,比如性格變得淡漠或者躁狂,比如熟悉的家務變得不會做,還有的老年朋友可能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下降,說話詞不達意。如果出現這些情況的話,就要高度懷疑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現,就要盡早到醫院去就診。
唐毅介紹,目前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改善患者的癥狀,延緩疾病的進展。
就藥物治療來說,主要包括兩大類,第一大類主要是通過調控腦內神經遞質,比如說乙酰膽堿,來改善患者的癥狀。第二大類主要是通過清除腦內的致病蛋白,比如淀粉樣蛋白,來延緩疾病的進展。
就非藥物治療來說,主要包括科學的認知訓練、規律鍛煉,比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這些都已經被證明能夠有效延緩疾病的進展,改善認知功能。除此之外,均衡的飲食、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這些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也可以有效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唐毅特別強調,這些方法越早使用效果越好,長期堅持,才能夠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