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青亭 天津報道
9月1日,在天津參加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東盟秘書長高金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預計在今年10月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將正式簽署,成為雙方經貿合作的新里程碑。他表示,在新的協議框架下,數字經濟領域的協同效應將為雙方帶來顯著的乘數效應,推動區域經濟邁向新高度。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2022年11月啟動,歷經近兩年時間、9輪正式談判,于2024年10月實質性結束。今年5月20日,中國—東盟經貿部長共同宣布,雙方全面完成談判,向簽署升級議定書的目標又邁出關鍵一步。在國際經貿形勢風云變幻之際,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有望為區域和全球貿易注入更大確定性。
“中國東盟自貿區3.0升級版不僅將進一步拉動雙向貿易、投資和旅游,還將促進雙方的數字經濟合作。”高金洪強調,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和擁有7億人口的東盟,在數字經濟領域攜手合作,將帶來顯著的乘數效應。
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的上合峰會共吸引了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蒞臨參會,是上合組織成立24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
高金洪對本屆上合峰會給予高度評價,稱其“非常獨特”且“時機關鍵”。他說,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沖突頻發的背景下,中國主辦的峰會備受關注。期待峰會成果傳遞有利于地區與全球和平穩定的重要信號,提升合作的可預見性和確定性,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
高金洪強調,面對全球供應鏈變化,東盟與中國需不斷探尋新機遇。基于深厚的合作基礎,依托中國—東盟自貿區與RCEP的機制紅利,疊加地緣毗鄰優勢,雙方合作前景廣闊,潛力無限。
他進一步表示,雙方應在高科技、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食品和農業、文化旅游等領域實現自由協同,釋放乘數效應。“我們必須做到優勢互補、強強聯合。這一直是我們合作的方式,也是我們未來應當繼續堅持的方向。”
上合天津峰會既獨特又及時
《21世紀》:在你看來,上合天津峰會的最大亮點是什么?我們看到有多位東盟國家領導人參會,你如何評價上合組織對東盟的吸引力?
高金洪:今年的峰會非常獨特。這是我第一次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但我可以說,這次峰會尤其引人注目,因為吸引了一大批國家參會,包括很多東盟成員國。不僅如此,我認為,這次峰會的召開也非常及時。鑒于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以及世界各地發生的沖突,今年的峰會在中方的主辦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21世紀》:這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你如何評價中國對區域合作的貢獻及其在上合組織中的角色?
高金洪:我們期待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發揮重要作用,并承擔關鍵的領導角色。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中國人口規模龐大、經濟實力雄厚、外交影響力大。中國一直是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維護國際法和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這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東盟也堅定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我們希望東盟和中國在這方面能夠密切合作。長期以來,我們在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框架下開展了大量的合作。
《21世紀》:你對本次峰會的主要期望是什么,特別是在加強區域穩定與合作方面?
高金洪:我們期待本次上合峰會取得的重要成果能夠產生積極反響,傳遞有利于地區與全球和平穩定的重要信號。我們還希望峰會能提升可預見性與確定性,向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
《21世紀》:上合組織的持續擴大在某種程度上是否反映了全球南方的崛起?這對改善全球治理有何影響?
高金洪:我們注意到不同利益群體建立了各種平臺和機構。上合組織已經存在一段時間,并吸引了廣泛關注。同樣,成立58年的東盟取得了巨大進步,同樣備受矚目。重要的是,所有這些努力都應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更和平的人類社會做出貢獻,這符合我們的共同利益。
我們期望看到更公平的國際格局,要始終牢記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因此,東盟始終倡導以人為本、以民為先的共同體。我們致力于確保所有進步和發展都能為人民的生活帶來切實的改善。我希望并相信上合組織也有同樣的愿景。通過協作與合作,我們可以將更大的利益置于首位,同時促進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發展,并在全球事務中發出更強有力的聲音——這一點至關重要。
《21世紀》:隨著上合組織擴員,經濟合作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下一步。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更是如此,你如何展望東盟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加強經濟合作的潛力?
高金洪:相關合作已經在開展。我們正通過深化自由貿易協定來鞏固經濟合作。我們致力于升級與中國的自貿協定,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全力落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我們越是深化合作,越能實現互利共贏。因此,我們不僅要鞏固現有合作成果,還要拓展更多合作機會。實施多元化戰略至關重要,這意味著要開拓更多市場和新領域,不能止步于現狀。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攜手前行,因為東盟與中國之間仍有巨大合作潛力,盡管雙方合作歷史悠久,貿易往來已非常密切,并且已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東盟與伙伴間的貿易不斷擴展,投資不斷增加,旅游合作不斷深化,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因為歸根結底這些才是推動務實合作的關鍵,也正是我們期待實現的愿景。我們需要保持雙方合作蓬勃發展的勢頭。
即將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
《21世紀》:讓我們深入談談中國—東盟合作。我們都知道,今年有很多計劃中的大事件。你會如何評價今年對中國-東盟關系的重要性?
高金洪:今年是中國-東盟關系的關鍵一年。首先,我們完成了新的五年期東盟-中國行動計劃(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行動計劃(2026—2030)),涵蓋廣泛的合作領域。第二,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將于10月在吉隆坡召開,我們將在會上簽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第三,我們正在建立新的合作平臺,以形成新的協同效應。除了今年在中國擔任輪值主席國期間推進的東盟與上合組織的合作之外,今年早些時候還舉行了中國—東盟—海合會峰會,這樣的峰會之前從未辦過。
東盟和中國在很多領域都展現了強烈的合作意愿,可再生能源領域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東盟正積極推進相關工作,致力于打造東盟電網,而中國在特大型能源項目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非常歡迎各方伙伴與我們攜手合作。此外,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我們也希望在這一領域加快發展步伐。我們一直在推動《東盟數字經濟框架協議》(DEFA)談判,預計今年內能夠取得實質性成果。在該協議框架下,我們能夠充分挖掘數字經濟的潛力,有望將其規模擴大至約2萬億美元。
如今,東盟從人口規模上看已是全球第三大貿易集團,擁有近7億人口的市場,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中國也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因此,東盟與中國攜手能夠創造更為強大的經濟協同效應。我希望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
《21世紀》:你對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有何期望?它將如何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
高金洪:中國連續16年是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東盟也連續6年是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不僅將進一步拉動雙向貿易、投資和旅游,還將促進雙邊數字經濟合作。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和東盟的攜手合作將帶來顯著的乘數效應。
中國東盟可在所有領域開展更多合作
《21世紀》:全球供應鏈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這會為中國東盟合作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高金洪:我們絕不能期望事情一成不變,必須不斷探尋更大的機遇、更多的潛力以及更廣泛的合作可能性。東盟與中國在經濟合作方面仍存在巨大潛力,有許多可能性和豐富的機遇,能夠真正將我們的經濟合作提升到一個新水平。基于深厚的合作基礎,依托中國—東盟自貿區與RCEP的機制紅利,疊加地緣毗鄰優勢,雙方合作前景廣闊,潛力無限。我相信,如果各行業能夠實現自由的協同效應,將產生最大的特殊效應,也就是乘數效應。我認為,雙方都將從這種不斷深化的伙伴關系中獲益。
《21世紀》:如何評價東盟與粵港澳大灣區加強經濟合作的潛力?
高金洪:我認為,一方面,我們正逐漸走出以往傳統的合作領域。如今,在新興技術和人工智能方面,出現了許多新的合作領域。另一方面,雙方人員流動將更加頻繁。例如,中國為商務人士推出了“東盟簽證”,這對于促進人員往來是非常有益的。我希望將這一舉措拓展到旅游領域,讓更多民眾有旅游機會,以學習和欣賞彼此的文化。這對雙方的經濟來說都有巨大的推動力。
我認為,除了高科技、人工智能和機械技術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其他所有領域開展更多合作。從食品、農產品到其他各個領域,我們都可以發揮彼此的優勢。我們必須做到優勢互補、強強聯合。這一直是我們合作的方式,也是我們未來應當繼續堅持的方向。
策劃:趙海建
監制:李艷霞
編輯:和佳 李瑩亮
記者:鄭青亭
制作:袁思杰
設計:鄭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