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實習生 張長榮 記者 崔文靜 北京報道
“當下,證券行業正處于轉型關鍵期,業務模式在升級,科技與業務在走向深度融合。 ”恒生電子總裁范徑武在近日舉辦的2025年恒生證券行業合作伙伴峰會上表示。
財富經紀業務向買方投顧轉型,機構服務業務從機構交易向機構綜合服務轉變,資產管理業務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主動管理能力建設,國際業務則依托香港為“橋頭堡”加速出海。這背后既有業務基因和生產關系的重塑,也依托于大數據、AI大模型、信創軟硬件等新質生產力的迭代、應用。
在此背景下,恒生電子在峰會上舉行證券行業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UF3.0上線儀式。其采用“敏、穩”雙態架構設計,通過面向業務的領域驅動設計與分層解耦,成功實現多維度技術架構創新,為券商核心業務系統升級提供了關鍵解決方案。當前,UF3.0已在11家券商落地應用。
范徑武進一步表示,未來恒生將繼續作為新質生產力鏈條中的關鍵一環,持續、高效地賦能行業數智升級,助力業務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多家頭部券商上線,UF3.0如何賦能業務轉型?
傳統證券核心業務系統基于集中式架構開發,存在處理性能有限、靈活性與擴展性不足的問題,難以應對日益增長的交易量、復雜業務場景及快速迭代的業務需求,因此IT架構的分布式重塑已成為行業必然趨勢。
面對這一痛點,恒生電子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UF3.0應運而生——其采用“敏、穩”雙態架構設計,通過面向業務的領域驅動設計與分層解耦,成功實現多維度技術架構創新,為券商系統升級提供了關鍵解決方案。
目前,UF3.0已在多家券商落地應用,且各實踐案例各具行業代表性。
其中,東方證券率先實現UF3.0全客戶、全業務上線。6月28日,UF3.0在東方證券全面上線,助力其核心業務系統從“交易通道支撐”升級為“客戶價值創造引擎”,構建起統一的客戶、賬戶、傭金、資產服務體系,實現了業務敏捷創新,為東方證券未來財富管理業務與機構業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招商證券于7月21日全面上線UF3.0,順利完成千萬級客戶的全量切換,覆蓋零售、機構、自營等全業務場景——這也是中國證券行業首個基于云原生架構、承載千萬級客戶規模的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整體落地案例。
據悉,UF3.0通過將交易、賬戶、運營、清算等子系統全面解耦,形成“穩態+敏態”雙態架構設計——以交易清算為核心的穩態系統,以安全穩定為主線,保障系統運行無風險;以賬戶、運營為核心的敏態系統,以需求與創新為導向實現快速迭代。同時,該系統憑借開放架構充分融合內存技術、低時延通信、AI技術等,實現業務需求與技術更新的持續演進,有效滿足多層次交易與7×24小時交易訴求。
此外,方正證券的實踐同樣具有代表性:其創新性提出基于業務編排的分布式低時延信創交易體系,既充分滿足客戶交易多樣化及高并發需求,又能支持業務實時調度與多重安全保障,更探索落實了全鏈路信創落地。目前,UF3.0低時延交易系統已在方正證券服務數十萬客戶,同時也在國金證券、聯儲證券等多家券商上線運行。
同時,UF3.0賬戶運營、內存清算、場外交易等子業務系統也在金融街證券、國金證券、山西證券、國聯民生證券等機構上線,為后續核心業務系統的全面升級落地提供成功基石。
借力AI,中小券商突圍財富管理新藍海
“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必然會推動商業形態的變革,中小券商需抓住AI技術帶來的機遇,實現財富管理轉型突破。”湘財證券總裁周樂峰表示。
周樂峰指出,從行業技術布局來看,不同類型企業的定位存在顯著差異:頭部科技企業的核心目標是構建生態體系,覆蓋廣泛的用戶與場景;行業頭部服務商則聚焦于行業應用的深度挖掘,包括行業大模型的研發,為金融機構提供專業技術支撐;證券行業頭部券商因具備較強的資源實力,可自主開展模型搭建與專有模型訓練。
與頭部機構不同,中小券商在技術投入上往往面臨現實困境。“以湘財證券為例,此前引入高端技術工具時,不僅成本高昂,且價格波動較大,性價比偏低。”因此,周樂峰指出,對中小券商而言,技術布局的務實選擇并非盲目投入底層技術研發,而是應聚焦“應用層”與“客戶層”,在商業模式創新與服務方式優化上深耕細作。
而要實現這一聚焦方向,中小券商亟需恒生電子這類行業頭部服務商提供技術支持。恒生電子目前可提供的服務模式十分多元——既包括標準化產品,也涵蓋“標準化產品+定制化服務”方案與聯合研發合作,同時還能推出更多SaaS化訂閱服務,匹配中小券商的技術需求。
在明確技術布局路徑后,中小券商的業務賽道選擇成為另一關鍵問題。周樂峰認為,當前輕資本業務領域因盈利空間有限、競爭難度較高,并非中小券商的最優選項;相較之下,圍繞中國居民財富管理需求開展業務,不僅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且尚未形成過度競爭格局,具備極大的發展潛力。
而AI技術的應用,恰好為中小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注入了核心動力。過去難以落地的業務,如今借助AI可實現高效推進。“例如在傳統模式下,為客戶構建完整畫像并定制個性化經營策略與業務方案需投入大量人力梳理需求、編寫代碼,不僅成本高、周期長,效率也難以保障。”周樂峰表示,AI技術的介入,大幅降低了客戶分析、資產配置、內容輸出等關鍵環節的成本,為中小券商探索財富管理商業模式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