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寧
這是一本關于個人理財和投資的深入淺出的書。由安德魯·克雷格(Andrew Craig)所著的《如何配置全球資產》,中文版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該書圍繞一個問題而展開:如何保護我們的財富并使其增值?作者列出的理由簡單易懂,他用經濟數據說明,全球范圍內通脹是一直發生的,以及老齡化社會越來越接近,并且以英國為例認為養老金可能不能完全滿足個人的退休生活。
作者對歐美的金融業非常熟悉,其觀點有大量金融數據支撐,這些數據都在書中一一列出,比如通貨膨脹的數據、國際著名投資人(包括巴菲特)歷年的投資收益率比較,等等。
這本書更像是為投資新手、普通大眾所寫。作者在書中首先想要講清楚的一個事實是,普通人也應該適度理財——他認為,理論上每個人都可以處理好自己的財產增值,無論自己的儲蓄有多少,都值得在適度學習、理性判斷的前提下管理好自己的個人財務。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Seneca)曾說:“不是因為困難,我們才不敢冒險;正是因為我們不敢冒險,事情才變得困難。”一旦花一點時間,你就會發現它比你預期的更加容易。
作者清晰列出了關于投資理財的八個基本事實:第一,沒有人比你更適合將自己的錢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第二,與金融人士相比,你在管理自己的財富方面擁有更顯著且與生俱來的優勢;第三,錢生錢(投資),要比你想象的容易得多;第四,投資可以為你帶來超預期收益;第五,在一定條件下,讓你的錢去賺錢,比你通過工作賺錢更實際可靠;第六,無論你現在的收入水平如何,你都能夠實現上述目標;第七,不斷進步的科技使普通人管理自己財富不再困難,觸手可及的強大理財工具可以幫助個人實現理財目標;第八,你應該從現在開始認真負責地管理自己的財富,刻不容緩。
這也是一本指導人們理財的實戰書籍。作者列出了最受大眾關注的十種主要資產類別:現金、房地產、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基金、保險、外匯、衍生品、加密資產/區塊鏈。同時,作者十分強調資產配置,注重在不同資產類別中分配資源——資產配置是投資中最需要注意的事情之一,而且配置比例要隨著年齡增長進行調整。比如,越年輕,股票配置可能更多;越年長,持有的資產中債券和現金應占更大比例。可以說,這完全符合現實,投資風險偏好會隨著年齡的不同有一些調整。不少投資人也是如此操作,一位中年投資人曾說,他出席論壇時遇到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在問他股票的事,他笑稱以自己的年齡,若有1000萬儲蓄,可能主要投資基金和債券。
作者非常強調個人的角色和作用。他認為,個人對自己的錢會比專業投資者更加負責。經過一定學習之后的個人,也比對理財一無所知的人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就是說,大多數非專業投資者都面臨業績虧損和投資失敗的風險,根源在于他們確實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專業投資者也面臨諸多不利因素。如果你是一個見多識廣的“業余愛好者”,那么相較于這兩個群體你在管理自己的財富方面有巨大的優勢,你其實處于管理投資的最佳位置。
此外,作者也強調風控的重要性,他以復利效應為切入點來強調風險控制這一要點。復利具有巨大的效應,但個人需注意的是復利的反效應——這啟示我們不應該借錢理財和投資,因為幾乎所有的債務都是“昂貴”的。從復利的威力可見,若能保證基本投資收益率,即便收益率相對較低,經過時間催化也能積累成非常可觀的金額,這是關于金錢最重要的認知。作者主張,個人應該努力做到適度控制花銷,量入為出,有消費也要有一定儲蓄,進行適度理財投資。
作者認為,在各種技術手段不斷應用的背景下,現在比過去更容易獲取信息,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從而分享部分高增長地區的經濟發展紅利。需強調的是,每個國家和地區對全球資產配置有著相關的法規,投資需首先遵守這些規定。
書中提到,沃倫·巴菲特認為“某處總有牛市”。雖然國際金融市場曾經出現過一些危機,但“?!敝幸灿小皺C”,它們總是相隨相伴。讀完這本書,你將會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充滿信心,收獲通俗易懂的知識,而非深奧復雜的金融理論。你也將會學習如何錢生錢——無論你的財務現狀如何,無論未來發生什么。作者認為,人們都有必要采取相應步驟改善自己的財務現狀,前提是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借錢理財、有一定閑錢,并用理性和必要的理財知識進行合理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