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青亭 天津報道
海河之畔,波光瀲滟。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本次峰會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將是上合組織成立24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峰會,被中方視為今年最重要的元首外交和主場外交活動之一。在這場盛會中,天津魯班工坊以其獨特的職業教育模式,為合作國家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人文交流與民心相通的橋梁。
自2016年首個魯班工坊揭牌啟運以來,中國已在亞、非、歐30個國家建成了34個魯班工坊,覆蓋非洲、中亞、上合組織、東盟等重要區域和多邊機制。其中,天津在23個國家建成24個魯班工坊,在8個上合組織國家布局建設了10個魯班工坊。基于魯班工坊,中外院校合作已建設16大類近100個專業,400余門國際化課程,投入實訓設備10700余臺(套),培訓工坊教師7000余人次,開展學歷教育3.38萬人;實施技能培訓12萬余人次。
2018年,魯班工坊體驗館落戶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深耕職業教育60余載,始終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理念,不僅打造了模具設計與制造、光伏工程技術等國家級重點專業群,培養了數萬名服務京津冀區域發展的高端技能人才,更通過印度、埃及等魯班工坊的建設,在世界多個國家點亮技能之光。
魯班工坊體驗館記錄了天津職教出海的起步與探索,全面展示了魯班工坊建設歷程與成果。近期,升級建設的魯班工坊體驗館落成,以1700平方米的空間完成了從靜態展覽到體驗交互、從成果呈現到故事共鳴的升級,全面展示了魯班工坊建設的標準、路徑、模式和貢獻。下面,就請跟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鏡頭先睹為快吧。
(剪輯:實習生賀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