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郭聰聰 9月12日,中國銀聯及Visa發布了《銀行卡組織高質量發展推動支付產業服務實體經濟》(下稱“報告”),系統梳理全球及中國支付行業發展趨勢,明確當前中國支付產業已逐步形成“規模全球領先、技術深度滲透、結構多元共生”的生態體系。
中國銀聯黨委委員、執行副總裁郝哲在報告發布會上強調,支付作為金融基礎設施,不僅關乎民眾支付體驗與生活便利,更涉及社會資本流動、國際貿易甚至國家金融安全。他表示,“目前,我想講我國支付產業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p>
全球支付產業變革加速,中國呈現多元融合新生態
報告指出,隨著全球經貿格局進入新的演進階段,全球支付產業正處于深刻變革期,支付體系呈現“區域化”與“基礎設施化”并行趨勢,實時支付系統與區域性互聯互通加速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生物識別等技術加速應用,正在深度重塑支付流程與用戶體驗。
從全球范圍來看,支付產業發展呈現四大趨勢:其一,在全球經貿格局重塑背景下,支付體系呈現碎片化與基礎設施化并存態勢;其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生物識別等新技術爆發式演進重塑了支付流程與體驗;其三,聚焦監管一致性和實施穿透式監管;其四,賬戶對賬戶支付、先買后付、加密錢包支付等新業態快速發展。
在此發展變革的背景下,中國支付產業憑借持續創新,不僅實現了在移動支付的便利性、效率與用戶滿足度方面全球領先,還在清算市場開放與合作方面持續深化。中國銀聯與Visa等國際卡組織合作顯著增強,共同推動多項跨境支付便利化舉措。
報告分析,在這過程當中,中國支付產業的發展呈現四大鮮明特點:
首先實體卡與數字卡發行并行已經成為主流模式。盡管“銀行卡產業”的名稱仍被沿用,但卡的形態已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如今,數字錢包憑借便捷性成為用戶綁卡的核心支付工具,與實體卡共同滿足不同場景下的支付需求,這一趨勢與全球支付產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其二是多元支付方式實現多場景覆蓋。目前,刷卡、二維碼、非接(NFC、HCE)、刷掌、刷臉等多種支付方式共同發展,在商超購物、交通出行等高頻小額交易場景中廣泛應用,深受消費者青睞。尤其在零售支付移動支付領域,中國依托供給與需求兩側的雙重推動,在服務便利性、效率及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已處于全球領先水平。無論是為外國人來華提供便捷支付服務,還是保障農村地區老年人等群體的支付需求,各方均形成合力推進。
其三是多元市場主體協同發展。商業銀行、卡組織、非銀行支付機構與服務商等市場參與者各司其職、緊密合作。其中,卡組織發揮關鍵紐帶作用,通過搭建合作平臺推動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同時借助支持互聯互通、優化清算流程、降低清算成本等舉措,顯著提升產業整體運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銀聯通過“錦繡行動”改善涉外支付環境,還與Visa等境外卡組織合作,支持北京等城市地鐵開通外卡拍卡過閘服務,進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
其四是支付清算市場深化開放合作??ńM織不斷拓展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在產品創新、場景共建、風險聯防聯控等領域加強協作。據介紹,2025 年,中國銀聯與 Visa 聯合商業銀行推進雙標銀行卡從磁條卡向芯片卡的升級,有效提升卡片交易體驗;雙方還共同打造“北京中軸線無障礙支付服務旅游示范區”,助力入境支付便利化,為中外人文交流提供有力支撐。
支付產業轉型期仍存挑戰
據報告發布介紹,中國支付產業發展取得成就的同時,行業當前也正在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產業已從“跑馬圈地”的規模擴張階段進入“結構性轉型”階段,從支付大國邁向支付強國的過程中,需更注重結構優化與發展質量。
其次,目前支付產業賬戶側與受理側發展仍不均衡,中小收單機構在價格機制與可持續經營方面面臨較大壓力。
同時,全球格局演變下,支付產業全球化需加強統籌協調。在推動支付產業“抱團出?!焙涂缇郴ヂ摶ネǚ矫妫孕杓訌娬c行業層面的頂層設計與統籌協調。
此外,國內主流的條碼支付仍缺乏統一的規則與標準,支付方式互聯互通仍有提升空間,這些都成為制約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因素。
卡組織正在引領創新
面對產業變革與挑戰,以中國銀聯、Visa 為代表的卡組織正積極轉型,依托技術創新與生態構建,探索支付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現代卡組織已遠非傳統意義上的資金清算通道。依托資金轉移鏈路,卡組織在信息處理、流量引導與疊加產品服務等方面功能持續拓展,服務能力全面增強。
在場景融合方面,卡組織就積極與電商平臺、交通出行、政務繳費、醫療健康等高頻場景深度耦合,推出特色化支付服務。例如,中國銀聯圍繞家電 “以舊換新”、文旅出行等場景設計差異化支付方案,精準對接政府 “促消費” 政策需求,探索服務金融 “五篇大文章” 的創新路徑,助力釋放消費潛力、推動經濟發展。銀聯還深化人工智能、隱私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支付應用,通過標準互認、跨境互通等措施推動全球支付生態建設。在全球支付產業變革中的轉型路徑當中,Visa也正從傳統四方模式清算網絡邁向開放生態平臺,連接多種支付軌道,重構支付與資金流全鏈路,形成“消費支付+商業支付與資金流動+增值服務”的多引擎格局。
中國銀聯黨委委員、執行副總裁郝哲在發布會上表示,支付作為金融基礎設施,不僅關乎民眾支付體驗與生活便利,更涉及社會資本流動、國際貿易甚至國家金融安全。
他強調,目前,中國支付產業正邁入新發展階段:一是支付產業高水平開放進程進一步提質加速;二是多元融合、互促互補的市場格局初步形成;三是新技術正重構支付流程并帶來全新服務體驗。未來,唯有持續推動產業協同、加強科技應用、深化國際合作,才能實現支付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真正支撐起實體經濟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