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鄭康喜 實習生 李宜馨 姜語鋅 廣州報道
中國低空經濟已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今年年底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
以驚人速度崛起的低空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如何?
9月15日上午,在廣東省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第七場專題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周虹告訴南方財經記者,目前廣東低空經濟在高端研發人才、高端技能人才、復合型人才等三個方面缺口比較大,供給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周虹建議,廣東要前瞻布局前沿領域人才培育,培育低空經濟倫理與治理人才;支持高校、企業共建“低空智能技術研究院”,開設“AI+低空應用”微專業;深化產教融合與場景開放,強化實戰能力培養,打造省級實訓基地。
同時,她建議,應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人才協同機制,制定省級低空經濟人才發展規劃,引導高校和企業精準布局培養方向;試點“灣區低空人才通行證”,允許港澳人才備案后參與大灣區低空項目研發、空域管理等工作。
視頻編輯:見習視頻編輯 陳澤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