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社融新增2.57萬億元,信貸環比多增6400億

2025年09月13日 11:46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馮紫彤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馮紫彤

9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5年8月金融數據。數據顯示,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3.66萬億元,同比增長8.8%,延續了年初以來的較高增長態勢。2025年1-8月,社融增量累計26.56萬億元;8月當月新增社融2.57萬億元,同比少增4630億元,但環比大幅多增1.44萬億元。

貨幣供應方面,8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331.98萬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與上月持平,繼續維持在2024年以來高位;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111.23萬億元,同比增長6%,增速較上月有所回升。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形成合力,政府債券發行節奏靠前、力度提升,累計融資增量持續高于上年同期,對社融增速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

同時,盡管受季節性因素和隱債置換等影響,近期信貸等金融數據波動比較大,但從存量社融同比增速、M2同比增速等指標看,金融數據仍然明顯領先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當前貨幣政策在逆周期調節方向持續發力。

8月新增信貸恢復較大規模正增長

在信貸前置、破除“內卷式”競爭、地方債置換擠出效應以及有效需求待提升等影響下,7月新增信貸波動較大。

進入8月,部分影響依然存在,但在行業景氣回暖、出口保持韌性、暑期消費旺季及房地產政策支持等多重積極因素的推動下,貸款投放力度環比增強,企業貸款與個人貸款均實現提振。

央行數據顯示,8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273.02萬億元,同比增長6.6%;人民幣貸款余額269.1萬億元,同比增長6.8%。前八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2025年8月單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900億元,同比少增3100億元,環比大幅多增6400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認為,8月信貸恢復正增長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宏觀經濟景氣度回升,部分行業生產景氣較高,基本面對實體企業融資需求有所支撐;二是6月貸款大量投放造成的透支效應減弱;三是隨著置換隱債再融資專項債發行進入尾聲,隱債置換因素對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的下拉作用也在減弱。

1-8月,再融資專項債用于置換隱性債務的規模達1.93萬億元,全年僅剩約700億元額度,年內發行進度約97%。王青指出,隱債置換仍是導致8月新增信貸同比少增的主要原因。此外,外部環境波動、房地產市場調整等因素對企業和居民融資需求釋放亦仍有較大抑制作用。

盡管如此,8月信貸結構仍呈現積極變化:企業貸款回暖,其中短期貸款提升顯著;個人貸款有所增長;資本市場活躍也帶動非銀貸款同比多增。

具體來看,前八個月住戶貸款增加711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72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8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22萬億元,短期、中長期貸款分別增加3.82萬億元和7.38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877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227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前8個月,以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景氣度較高,企業新增融資需求較多,對信貸增長形成了有力支撐。同時,紡織服裝、專用設備、計算機通信等行業景氣度處于較高區間,相應的投融資需求相對旺盛,帶動信貸增長。此外,科技貸款、綠色貸款、普惠小微貸款這些增速一直高于全部貸款增速,更多資源配置到了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個人貸款方面,8月居民短期貸款新增105億元,同比少增611億元;中長期貸款新增200億元,同比少增1000億元。溫彬認為,8月是傳統暑期消費旺季,個人消費需求的內生增長疊加“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的外生推動,消費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此外,8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繼出臺一攬子房地產調控政策,有助于更好滿足剛性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數據顯示,“滬六條”樓市新政出臺,推動8月上海商品住房成交量實現環比由負轉正,帶動按揭貸款咨詢和簽約單量明顯增長。

展望未來,溫彬指出,隨著各項政策持續落地,相關領域的信貸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但零售貸款增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最終仍取決于就業、收入等長期變量的實質改善,才能推動居民消費和購房需求持續回升。

政府債券發行保持較快增長,企業債同環比均有回落

近年來,債券融資增速整體高于信貸融資,以政府債券與企業債券為代表的直接融資在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中的占比逐步上升,愈加契合經濟轉型的需要。

央行數據顯示,8月末,企業債券余額達33.47萬億元,同比增長3.7%;政府債券余額為91.36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1.1%;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11.99萬億元,同比增長3.4%。

從增量角度看,2025年前八個月,企業債券凈融資1.56萬億元,同比減少2214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0.27萬億元,同比多增4.6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669億元,同比多增1093億元。

溫彬分析認為,從結構上看,政府債券雖同比支撐有所減弱,但環比拉動仍在;企業債同環比均有回落,未貼現承兌匯票亦形成支撐。

政府債券融資規模保持較高增長,主要得益于地方新增專項債的積極發行。2025年1-8月,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7.68萬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3.26萬億元,完成全年4.4萬億元額度的74%。

溫彬表示,在用途方面,除化債外,土地儲備專項債發行自6月起明顯提速,6-8月月均發行規模超過700億元,顯著高于上半年水平,土地儲備與商品房收購共同助力穩樓市。此外,8月多地通過發行專項債注資政府投資基金,加強對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反映出專項債使用正從傳統“鐵公基”向新興領域擴展,這也是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

不過,受去年8月政府債券加速發行導致同比基數驟然走高影響,今年8月政府債券融資同比少增2519億元,結束了此前連續9個月的同比多增態勢。

企業債方面,8月權益市場表現活躍,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債券市場波動加劇,企業為控制融資成本減少債券發行。加之一級市場發債難度變大,資質偏弱的城投取消發行規模顯著增大。

后續看,溫彬預計,政府債的發行節奏或相應放緩,社融增速預計高位邊際回落。但若“置換隱債專項債”的明年額度提前發行,后續地方債供給還會相應提速;“股債蹺蹺板”效應預計有所減弱,債市利率雖短期難以快速下行,但上行空間也相對受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業債發行和融資的修復。

M1-M2剪刀差收窄至近四年最低值,貨幣活性增強

近期,財政政策持續發力、社會融資與信貸保持合理增長,為M2增速提供了一定支撐。同時,去年同期的較低基數也為當前M2增速保持較高讀數創造了條件。央行數據顯示,8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331.98萬億元,同比增長8.8%,與上月持平,仍處2024年以來最高水平。

同期,受上年同期金融擠水分導致基數偏低,以及隱債置換階段性推高城投平臺企業活期存款規模等影響,8月末M1余額111.23萬億元,同比增速升至6.0%,比上月末加快0.4個百分點,創近35個月最高。

M1增速上升帶動M2-M1剪刀差收窄至-2.8%,為2021年6月以來最低值,貨幣活性進一步增強,資金有望更積極進入消費、投資等領域,助力經濟活力提升。

整體來看,王青認為,盡管受季節性因素和隱債置換等影響,近期信貸等金融數據波動較大,但存量社融同比增速、M2同比增速等指標來看,金融數據仍領先于宏觀經濟表現,反映出當前貨幣政策在逆周期調節方向持續發力。

展望未來,王青預計,基于當前經濟增長動能變化、物價水平走勢,以及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要求,貨幣政策仍將保持支持性立場。目前國內物價水平處于低位,貨幣政策在適度寬松方向上有充分空間,全年新增信貸、新增社融都有望恢復一定規模的同比多增。

溫彬進一步表示,經濟結構轉型帶來信貸需求變遷,傳統需求收縮、新動能領域需求增長,金融機構應轉變經營思路,深耕細分市場,挖掘有效需求。同時,隨著直接融資擴容和政府債發行加快,貸款越來越難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宜更多觀察社會融資規模、M2這些更全面的指標,進行綜合衡量。

 

關注我們

无码av免费毛片观看一区二区,欧美亚洲国产人成aaa,国产精品无码不卡无码不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AV秘一区二区色 | 色yeye在线视频观看 | 中文欧美性爱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午夜 | 综合久久—本道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