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熊夏檸
第六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論壇(以下簡稱“論壇”)于2025年9月9日至11日由尼泊爾稅務局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線下結合線上形式舉辦,主題為“共建優質營商環境 共享納稅服務新進展”。本屆論壇匯聚了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稅務部門負責人,13個國際組織以及近50家中外跨國企業的代表。
“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于2019年4月由中國首倡發起成立,截至第六屆論壇閉幕已有38個成員和30個觀察員,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稅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多邊稅收合作平臺。此次論壇的主要議題包括“一帶一路”稅收征管產品體系、“一帶一路”納稅服務產品體系、稅收法治建設、稅收征管透明度、納稅繳費服務、數字技術應用。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4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占我國進出口的比重首次超過了50%。2024年,我國對共建國家進出口增長6.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0.3%,其中出口、進口分別增長9.6%、2.7%。2024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了10萬列,這一新時代的“鋼鐵駝隊”繪就了新的絲路畫卷。
2024年,大部分貿易量來自于東盟等新興市場。我國不斷推進東亞合作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與東盟產業鏈合作,對東盟連續9年進出口保持增長,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金磚合作機制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對其他金磚成員國和伙伴國進出口增長5.5%;此外,我國持續同拉美、非洲、中亞五國、中東歐等加強經貿合作,對其進出口分別增長7.2%、6.1%、7.5%。
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量的不斷增長,也與營商環境、政府服務、數字化技術不斷應用等“軟”環境的不斷優化密不可分。
“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的目標是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在貿易合作不斷拓展的背景下,稅收征管適逢其時,“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于2019年成立,稅收征管合作近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貢獻了稅務力量,聚焦滿足了共建國家的一些實際訴求,也在技術資源不斷投入。通過最佳實踐互學互鑒,稅收征管的合作不斷加深,助力了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升級。
當前,國際上的逆全球主義趨勢有所抬頭,各國經濟面臨一些挑戰,不確定因素增多,國際社會愈發需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深化務實合作。“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能進一步凝聚共識,拓展合作維度,在深化稅收數字化合作、應對經濟數字化稅收挑戰、加強稅收爭端多邊協商以及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同時,在AI時代,技術應用的大力投入也必不可少。“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強調以技術驅動為引領,以數字化轉型為核心,強調信息技術與稅收治理的深度融合,通過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征管質效,倡導共建國家共享數字化經驗,促進技術協作,推動智能征管工具開發,構建高效、透明的數字化稅收生態。
可以預見,在一個開放包容、多元參與、充分尊重各國稅制差異、堅持多元化視角互相借鑒的合作機制下,各國征管實踐能夠更好聚焦滿足共建國家的實際訴求,有針對性地覆蓋不同發展階段的差異化需求。稅收征管產品體系、納稅服務產品體系、稅收法治建設等方面必將不斷優化并取得更大的成績,共商“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新路徑的逐步完善,將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稅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