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頂還是盤整?今天來聊聊A股一度炙手可熱的大明星,“易中天”。當然我們不是要講“三國”,而是A股光通信板塊出現的“三劍客”——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來看看他們為何股價經歷狂飆之后,今年卻出現震蕩下行的勢頭。
這三家到底什么來頭?先來看下,他們的主營業務都是光模塊。光模塊這個東西,主要是實現光電信號的相互轉換,包括了光電子器件、功能電路和光接口,是光通信產業鏈上游核心環節。聽著是不是有點復雜?我們不妨把它理解為網絡信號的翻譯器和加速器,能夠提高海量數據的傳遞和處理速率。
說到這大家可能心里有數了,什么業務需要海量高效的數據處理?AI大模型啊!光模塊的主要下游客戶是阿里、騰訊這樣的云計算廠商以及通信運營商,它們的AI大模型應用的訓練及推理,都要依賴光模塊來進行。所以,在我國人工智能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算力需求成倍增長,光模塊這樣的底層硬件就站上了“風口”,板塊上相關的公司也就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
當然,光模塊“三劍客”不斷兌現的業績,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作為英偉達的核心供應商,中際旭創上半年實現凈利潤接近40億元,同比增長將近70%。此外新易盛上半年也實現了接近40億元的凈利潤,漲幅達到了驚人的355%,而天孚通信上半年凈利潤也實現了37%的增長。
但奇怪的是,三巨頭上半年的超預期業績,并沒能支撐它們的股價一路向上。別急,股價漲跌并不稀奇,關鍵是看清背后的主線趨勢。首先是這三家公司近兩年來處于持續上漲的態勢,股價長期處于高位,在大盤出現調整后,此前機構資金抱團熱炒的板塊就會出現“退溫”,一些獲利資金選擇撤出,引發下跌。
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光模塊幾乎吸引了所有資金的注意力。一方面,上漲速度較快,市場出現了估值泡沫的疑問,資金方面同時也有階段性止盈的需求;另一方面強勁的中報業績又給了板塊明確的支撐,AI的技術發展和需求不斷擴張是明確趨勢,所以AI算力這條主線,可能會成為一個長期確定的事實。
宏觀面上看,美聯儲降息預期等因素接近兌現,科創50權重調整引發市場關注,這些因素引發了市場風險偏好的短期下滑。這兩方面可能會共同推動牛市進入整理期。短期來看,指數窄幅震蕩的可能性較大,而長期的上漲趨勢并未改變。未來,光模塊行業正從800G向1.6T升級,技術驅動的行業更容易涌現龍頭企業。光模塊三巨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稱雄,值得期待!
出品:財經早察工作室
總統籌:陳晨星
執行統籌: 祝乃娟
監制:洪曉文 曾婷芳
主播:胡光旗
編輯:洪曉文
拍攝:章啟良
剪輯:實習生 蘇磊
設計:王冰
審讀:強燕